關於藝術節
「有(界」無)之由虛見有/由實見無
「有(界」無)承續了2023年臺灣戲曲藝術節「英雄.超時空」強調的「戲曲敘事」主軸、2024年「非.常.愛」凸顯的「戲曲抒情」主軸,在2025年特別以「戲曲虛實論」具現戲曲美學核心,並可連結當代文化與科技,開展「戲曲 vs. 虛實」新旅程!
自古至今的戲曲發展,「虛實論」關乎戲曲文本、表演核心美學特質至鉅。從戲曲故事情節的入夢、入幻,到強調「夢中之情,何必非真」,甚至到了臺灣當代戲曲創作觀,創演者對於「夢境」都持續有著不同且精彩的運用,甚至突破。至於「出之貴實,用之貴虛」的戲曲無上心法,則可在劇中發展出相對於「真實(史實、文獻)」而言的「虛假/虛幻」情節與人物,甚至人生!而表演的「虛擬性」,更是戲曲表演的基本特質與美學,至今亦然,由此更可與「乾旦」、「坤生」為代表的「類性別扮演」(演員生理性別與腳色性別相異)相鏈結,君不見漫天花雨,繽紛奪目!隨著科技發展,AI成為全球熱潮,VR、AR更是方興未艾,不僅在科技廣為運用,在藝術創作方面則備受矚目。而人工智慧的展現,不論「賽博格(改造人、半機器人,cyborg)」、「機器人(robot)」,不但發展日新月異,科技、技術的提高,更引發人類深度反思。
如果以「虛實」作為美學創作核心,則夢境、幻境、時空穿越以及戲曲文本的「虛實之用」,皆可延續到今日而另有新發;植基於科技所展現的諸多「虛擬」,莫不藉「虛實對照/辯證」深探人性。緣此,既可藉敘事而引人入勝,更可藉由情節探究人性,呈現抒情特質——此一以「虛實」作為「敘事」+「抒情」展現平臺的設定,實乃籠括戲曲重要核心美學。
大表演廳旗艦製作:明華園戲劇總團《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——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!?》由一張實際存在嘉慶皇帝宮內的戲單,所引發的真實之宜蘭土地開發詐騙案,穿越古今界限、人性界域,映現當代!小表演廳旗艦製作:臺北木偶劇團《赤子》以才子音樂家呂赫若和日本悲劇英雄源義經,作為劇場虛實之兩端,而無可所見的音聲/聲響則成為扣連樞紐,三者各見虛實,凸顯人心!
古今之識、虛實之用,在在皆以大跨度的時空旅程,展現虛實面向——榮興客家採茶劇團《新新》藉龍瑛宗小說開啟路線,以唐代杜甫為時空旅人,映照古今;真雲林閣掌中劇團《一個皇帝在南洋》,演述明代建文帝出逃南洋,也逃出中國,逸離界域之後主客易位,以彼視此,九五至尊不也是新住民?TTTF與TIFA共製、魏海敏X王嘉明《女王的名字》以女王之名模糊虛/實界線,遁逸在現實與夢境、國政與家常之間,挑動對「慈禧」的多重想像,觀看與批判的場域亦由此迤邐而出……。
還有還有,神明的願望就由尚和歌仔戲劇團《參拾號夢—戲神養成記》以uber dream在夢境下單,專人使命必達。薪傳X李季紋X正在動映《幽戀牡丹》展現文本的超時空旅行,在虛實籠套下,層層剝出/除人性。歌仔戲作活戲,則由秀琴歌劇團《內臺演活戲》讓觀眾親身見證「口說為憑、無中生有」的活戲誕生與演出。當然,絕不缺席的國光劇團與翃舞製作《精衛》、臺灣豫劇團《錦衣》、臺灣國樂團《A.I.小迷的實習筆記》,更呈現「有(界」無)及於科技的多元視角與泯界創發,令人期待!
上述故事不論是在廣袤時空界域穿梭映照,取得更多元的虛實通行證;或是以夢境之無界為動機、人心之難測為軸點,在在讓創作者取得更大的發言權!而觀眾呢?——心識則明……眼見為憑?
歡迎大家進入劇場,一同穿越界限,洞察虛實,翻轉有無!
策展人